首页

品丝论足

时间:2025-05-28 23:39:04 作者:赋能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 中新天津生态城布局绿创产业版图 浏览量:55400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眼下正值暑期,7月29日,安阳殷墟博物馆里观者如云。

  “同学们请看,这就是3000多年前的车辆,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在一楼车马遗迹展厅,23座车马坑遗迹矩阵式陈列,学生们围在一起,仔细听带队老师的讲解。二楼“伟大的商文明”展厅里,每件文物前都聚集了不少游客,他们有的在用手机拍摄,有的聆听讲解员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还有小学生拿画笔在笔记本上临摹文物。在沉浸式数字展厅,9组LED屏犹如敞开的大门,引导游客缓步进入殷商文明,直观体验当时的生产生活、文化军事、占卜祭祀。

  自今年2月新馆开馆以来,殷墟博物馆参观热度持续升温。截至目前,该馆已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连续两个季度居中博热搜榜“考古遗址博物馆前30榜单”榜首。

  “以人为本、开放办馆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殷墟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他们一是邀请国内甲骨文研究方面的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对甲骨文相关知识由浅入深进行科普,讲好甲骨文背后的精彩故事;二是不断提升服务,采取多种措施,及时解决自主发现和游客反映问题,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比如,我们每天增设不同场次的百人免费讲解团、50人免费讲解团,针对三楼沉浸式数字展厅等待人数较多现状,及时将播放场次由半小时一场调整为20分钟一场。”赵清荣举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博物馆承担着实证阐释历史、引导价值取向、培育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的重大责任,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博物馆既责无旁贷也无法替代。”赵清荣介绍,殷墟博物馆陈展不断学习借鉴新举措、开展新尝试,优化常设展览,持续推出临时展览,积极推动展览“走出去”,让更多民众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感受它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赵清荣介绍,他们将继续在博物馆建设、运营上尝试新理念、新创意,让博物馆真正做到开放共享、以人为本,带着“烟火气”和“文化味”融入生活,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

  赵清荣说,他们在殷商文化宣传、研学社教工作着重发力,以青少年为主体对象,围绕殷墟文化活化利用,拟推出《萌宝寻商记》《大邑商奇遇记》《殷墟考古知多少》《指甲上的青铜王国》《甲骨文里的小王子》等研学课程,编辑《萌宝寻商记研学手册》;打造“商传千年铸未来”校园行品牌,走进校园、社区开展公益讲座、移动展览、社教活动。

  “眼下,逛博物馆成了大众日常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尤其是大批年轻人流连在博物馆中,这让人深感欣慰。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办展水平,创新展示载体,进一步讲好殷墟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的文明中国。”赵清荣表示。(河南日报)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西武乡:浊漳河畔候鸟报春

悉尼10月15日电(记者 顾时宏)福建省商务厅联合工商银行悉尼分行、澳中企业家委员会,14日在悉尼举办“福建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对接会”。中澳相关机构、商协会、企业代表70多人参加对接会。

拉萨检察机关今年上半年共讨回农民工工资464.59万元

左云县官方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加大重点农业项目培育和政策技术帮扶等服务力度,引导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马铃薯产业,推动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特色产业+科技支持+强村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完)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贷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国风浩荡,文脉不绝。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一系列顶层设计出台实施,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断巩固,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如今,“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成新年俗,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文化馆、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等,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一大批文化精品力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元素、现代艺术交相融合,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中华文化符号走向世界,海外“中国文化热”持续升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现代、更加开放、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在世人面前展现独特魅力,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

2.6万拍下北京一房子2%份额,权益该如何分配?

今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7年)》。该计划提出,四川力争到2027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实现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今年9月以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围绕电力、汽车、光伏、石油石化、医药健康等产业,举办了多场供需对接活动。

余琦说,为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打造低碳司法场景,探索包括碳普惠、碳积分、碳账户等在诉讼活动中的应用,推动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为示范,成铁二院研发出“四川法院司法碳普惠”APP,该平台包含碳汇司法、近零碳场景建设及打卡、双碳知识推广、个人自愿减排等功能模块,通过碳普惠机制激励和约束诉讼活动的相关当事人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平台已于2023年8月15日上线运行,用户在微信小程序或手机软件应用市场搜索下载“熊猫司法碳普惠”即可使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